본문 바로가기
  • 隨喜功德다른사람의장점을항상보고칭찬하라
  • 隨喜功德다른사람의장점을항상보고칭찬하라
  • 隨喜功德다른사람의장점을항상보고칭찬하라

万行佛佛佛法语87

法语 如果你过去修过一些其他的法门,再结合东华禅用功的方法,包括过去听说的、闻到的,不管什么方法,都离不开我们的身体来修,离不开我们的心来修。并不是方法换了,身体结构就变了。 过去很多大师,他所创造的法门,都符合我们人类身体的运行规律。例如任督二脉、三脉七轮、十二经络。如果你不懂生理规律,随便找个法门,要么你修不进去,上不了路。要么上路后走到某一个阶段,就走不通,若走下去就会出问题。 所以,过去的大修行人都通达医学,了解人体的生理规律。如果你对生理、医学不够通达,在禅修过程出现了一些身体反应,就会心生恐惧,甚至会走火入魔。 其实走火入魔没那么容易?当你真的走火入魔,你的功夫也接近佛了。佛跟魔只是一念之差,一字之隔。魔的功夫也是相当高的,只是他有了功夫、有了境界后,起心动念不够阳光,比较有私心,是为“我”而修而做的,所以我们就说他是魔。 如果你有了禅定功夫,有了本事,有了能力,你的所作所为都在.. 2024. 10. 23.
万行佛佛佛 2024. 10. 17.
法语 内心保持空灵状态,是智慧的显现,唯有处于这种状态,才可亲见佛性。空灵既是起点,又是终极。 一一万行法语 내면의 공영상태를 유지하는 것은 지혜의 현현이며, 오직 이런 상태에 있을 때에만 부처성을 직접 볼 수 있다.에테리얼은 출발점이자 궁극적 인 것입니다. 愿力是一个学佛人首先必备的 愿力是一个学佛人首先必备的。倘若你学佛多年,愿力还没有生起来,没有确定,你是不可能拥有智慧、悲心、气魄和毅力的。愿力就如同我们的人生目标、人生定位和人生方向。人生目标都没有,与之相应的定力、智慧、心量也不会有。因为当你有了明确的愿力,你的心量必然会随之打开。 你有大愿力,却没有大心量,你的愿力怎么可能实现呢?愿力和你的心量、毅力、奉献精神等等,必须在同一条水平线上,同一个层次上。不可能你的愿力很大,心量却很小。你有多大的愿力,你的心量就应该有多大,悲心就有多重,智慧就有多高,定力就有多强。 .. 2024. 9. 28.
法语 2024. 8. 25.
法语 🎰2024年8月21日 星期潘 🌅七🈷️十八 🌸🌸🌸 今日法语 🌸🌸🌸 道理是为目的服务的,为了达到目的,怎么会找不到道理呢?任何人都会为他的行为找到道理。所以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听一个人的话有没有道理的。你就告诉他:我这里的规矩就是这样,只有行与不行。作为执事,作为领导,任何时候都要掌握主动权,失去了主动权就被他们转了,就没有道理。道理是人编造出来的,就像写作文造句一样。若是道理讲得通,就不会发生战争了。 作为执事,你每天都要把“枪”端在手里,专门打那些“出头鸟”,他一冒尖你就打,这才是当领导的风范。都说枪打出头鸟,你待在林子里不出来、不叫,就不打你,你飞出林子就打你。领导要学会保护弱者,削弱强势力量。你不把强势力量砍掉,将来它就会坏事。扶持弱势力量就能保持平衡。 🙏 万行法师著述《心灯》一【心底无私是真戒】待续…… 🎰 🈷️🌅 🌸🌸🌸🌸🌸🌸 도리는 목적을 위해 봉사하는데, 목적을 .. 2024. 8. 22.
法语 我们的福报、功德,乃至人缘、成功都是从奉献中来的。一个人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,必须有奉献精神,而且必须持之以恒地奉献。如果总是索取,就会像乞丐一样。实际上,每个人都很富有,只要你不停地奉献,你会发现你的财富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而且你想要什么,将来就会拥有什么。 一个人尊重什么,将来就会拥有什么;轻视什么,将来在他的命中就会失去什么。比如,为什么这一世你缺健康、缺智慧、缺美貌?说明你在某一世曾轻视过这些,或者妒忌别人拥有这些。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心量小,那将是你最致命的弱点。因为你不是想成人,也不是想当老板,而是想成佛!佛的概念多庞大啊!佛是受万人崇敬、万人敬仰的!为什么数千年过去了,我们依然如此崇拜佛、爱戴佛呢?世人要么不接触佛,只要一接触,无不被他折服和融化。被他的什么折服和融化?被他的爱心、智慧、无我的精神、奉献的精神、广阔的胸襟和心量。 既然我们想学佛,应该学佛的什么?就是学这些品质.. 2024. 8. 19.
法语 问:是不是知识学得越多的人,越难开智慧呢? 师:如果他有悟性,能活学活用,知识就有利于他智慧的开发。如果把知识学死了,则会阻碍智慧的开发,让他变成一个死读书,读死书的教条主义者,在他身上看不到灵性的闪光。 “不怕聪明能误人,就怕聪明未透顶。”透顶了,知识就变成了智慧,它不仅不会束缚你的手脚,还能帮你伸展手脚,让你更好地发挥。本来知识是用来帮助我们成长的,如果你学得不好,就容易被它束缚。所以不怕你知识学得多,就怕你没有穷尽。 佛门里有一个名词叫“文字障”,意思是你不能领会经文的真义,反而障碍你修道了。按传统佛教的教学手法,师父根本不让徒弟读书,而是让他放下外缘,老老实实跟在师父身边,按他的要求去做。等你做到一定程度,有了智慧,他才让你去读书,告诉你读什么书。你没有判别能力,他就不让你读书,而是让你先空掉,空掉一层又一层,一直空到第八层,他才说:“可以去读书了。”这时候你已经证得了无师智,.. 2024. 8. 18.
法语 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包含了一正一负的力量,或者说包含了一隐一显的力量。大家可以想一想,贪心的对面是什么力量?嗔恨心的对面是什么力量?嫉妒心的对面是什么力量?如果看到了贪嗔痴慢疑、杀盗淫,那么就必须看到它对面是什么力量。如果看不到对面的力量,必将因此而永远痛苦,永远堕落、轮回。有些人之所以活得很阳光,很健康,很洒脱,是因为他看到的和使用的都是对面的力量,也就是正面的力量,他永远活在正面的力量里,而不是活在负面的力量里。就像我们的XX,他就是活在贪嗔痴慢疑、杀盗淫这些负面的力量里,没有看到它们对面的力量,更没有活在对面的力量里。 我们不妨将这两种力量归纳为阳性的力量和阴性的力量。一个积极向上的人,或者入道的人、成就的人,他的心态都是停留在阳性的力量里。而一个充满嫉妒心、嗔恨心、报复心的人,总是活在阴性的力量里。 ————摘自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《善用其心》 우주의 모든 것은 하나의 긍정적.. 2024. 8. 15.
法语 孔子讲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意思是,做人立志要高远,要以道为志向,以德为基础,而德的发挥要依靠仁爱。同时,生存于世间,还要用六艺(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)来修身养性,提升自己的能力,充实自己的生活。 唯有如此,你才是一个精神富有、生活丰富的人,才是一个受人尊重、值得信赖的人。如果你只有能力、才艺,不讲信用,缺乏仁爱,你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重用的;如果你讲信用,也有仁爱之心,但没有任何技艺、专长,你也无法“游于艺”——没有技艺、才能可以发挥,你也难以得到重用。 才华的培养的确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一个人是否有才华、有能力,一句话、一件事足以证明。遇到事情或者问题,无论你说与不说,都是你的回答,都反映了你的思想和内心世界。 一般人以为,初到一个地方,我不说也不做,领导就看不透我。实际上你不说不做,同样代表了你内心的反应。你做了,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和方法,无论做得对与错,都是你内.. 2024. 8. 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