본문 바로가기
  • 隨喜功德다른사람의장점을항상보고칭찬하라
  • 隨喜功德다른사람의장점을항상보고칭찬하라
  • 隨喜功德다른사람의장점을항상보고칭찬하라

万行佛佛佛法语88

法语 当你深爱一个人或者全心地做一件事,你在思考爱的结果或者事情的结果时,你己经错过了当下。 ——万行法师 2024. 6. 24.
法语 虔信明师和迷信明师是截然不同的。虔信明师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,对明师的教义、思想以及行为都有了一番了解之后产生的智信,虔信是智慧的表现,也是智慧的结果。迷信则是愚昧的表现,恐惧的表现。 迷信意味着自己的智慧还未开花,需要明师替自己作主。虔信是通过学习明师的思想,已有所证悟,看清了我执,同时也消除了我执,已经是一个解脱的人。 迷信是还未看清我执,还隐藏着我执,还未解脱,还执迷于明师。虔信明师就再也不会否定明师,迷信明师则意味着随时都可能否定明师。 ——万行法师【不真实,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道】 경신 명사와 미신 명사는 아주 다르다.경신 명사는 자신의 영리하고 재능을 통해 명사의 교리, 사상 및 행동에 대해 약간의 이해를 얻은 후에 발생하는 지신이다. 경신은 지혜의 표현이며 지혜의 결과이기도 하다.미신은 무명의 표현이며, 두려움의 표현이다. 미신은 자신의 지혜.. 2024. 6. 14.
法语 人生犹如长河,时刻都在流动,水流到不同的河道,就变成不同的形式,然而水的本性永远是动性、湿性,永远是清澈的。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态,一生都在变化,一生都在追求,从未满足过。没有把道打开,没有进入到终极(海洋)里面,永远都会追求;何时流进了海洋(进入道里面),才会满足。 人追求着外在的一切,都是因为没有进入到道里面。成道的人虽然也在努力做事,但不是被欲望驱使着在刻意追求。 生命犹如一股水流,时刻都在流动,只要你不阻止,它自然会形成一条自己的道路,自然会把你带到生命的终极——大海。 随缘接受周围的一切,伴着水势,整个生命旅途不会错过一草一木,所有的一切都能得到。 ——万行法师【生命犹如水流,只要你不阻止,自然会形成自己的道路】 인생은 장하와 같다. 항상 흐르고 있다. 물이 다른 강길로 흐르면 다른 형태로 변한다. 그러나 물의 본성은 언제나 동적이고 습하며 언제.. 2024. 6. 8.
法语 和明师的力量衔接以后,你也会变成明师,也会变成电源插座,后来的众生也会通过你和道的力量衔接,从你身上导电。要想成为明师,必须先做好一个众生。和道的力量接通最快的办法:第一是谦恭心,第二是忘我地奉献。忘我地奉献并不是要你出财出力,最根本的是破你的我执、你的虚荣心、你的所知所见这些修行大忌。来到明师面前,你什么都不需要做,只要放下你所有的观念、成见,所有的计划、打算和想法,把自己空掉,忘掉,变成一个空杯子、空的容器,电才充得进去,水才装得进去。 由于众生愚昧无知,冥顽不化,即便遇到了善知识,遇到了明师,也没办法开悟。待在明师身边,还四处寻防明师。以普通人的这种心态和方式去参防善知识,寻觅明师,永远都是枉然的! 在座的谁看过《喇嘛尊者传》?对学佛的人这是一本必读的书。如果不读这本书,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发心,什么叫恭敬,什么叫道心。 摘自万行大和尚著作一一《其心无住》明师是这样工作的 명사의 힘.. 2024. 6. 5.
法语 不论你多么富有、多么有权势,当生命结束之时,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这个世界上,唯有业力和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。怎样把灵魂变得纯洁,这才是人生的目的。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,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,如何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。 ​ ​ ​————万行法师 당신이 아무리 부유하고 권세가 있다 하더라도, 생이 끝날 때, 모든 것은 이 세상에 남아 있을 수 밖에 없고 오직 업력과 영혼만이 다음 여정을 따라갈 수 있습니다.영혼을 순결하게 만드는 방법이야말로 인생의 목적이다.인생은 물질의 향연이 아니라 한 번의 영혼의 수련으로 어떻게 그것이 개막 초보다 장막을 칠 때 더 고상하게 만들 수 있을까. -- 만행법사 2024. 5. 31.
法语 2024. 5. 27.
法语 三界轮回,六道往返是何因?乃是妄念不息,随境而入。若定力够,随便出入也无妨。念头起时不跟随,天上人间任你选。什么念?贪嗔痴慢疑等等之念。 所谓的“着魔”,实际上是六根对六尘的贪恋执着造成的,不住六尘,一切魔境如何产生呢? 能够看住自己的身口意就是修行,也是最好的修行。 真正的修行就是看住自己的念头。 除魔境——先无住。 欲平天下——先平自己的心。 物不自物——因心生物。 性无形相——非用不露。 心不自心——因物见心。 纵然有因,如果无缘,因也不会成熟。好比种子如果没有阳光、水份、土壤,绝对不可能开花结果一样。命里面有,但是不给它机会,或是机会有了又躲开,事情也不会成功。有因,未必会有缘成熟。因是自己在有意无意当中种下的。 初显觉照→养成觉照→无所不照→进入不动地 初悟见道→绵密养道→炼心固道→起大妙用 ——万行法师【随境能出入,方为自在人】 삼계 윤회, 6번 왕복이 무엇 때문인가?.. 2024. 5. 27.
기쁨으로 찬양하라 2024. 5. 24.
法语 修行最终的目的是修境界,而不是修法门。法门不是道,它是通向道的一个梯子,你要到树上摘果子,不通过梯子你爬不上去,摘不到果子。但梯子不是果子,当修到某个阶段时,你会发现连梯子也要放下。因为到了那个阶段,你就是果子,果子就是你,如果你还执著梯子,你就无法与果子融为一体。 所以修行分三步:第一步找到梯子(方法),第二步学会使用梯子,第三步把梯子放下。但是在此之前,我们应该先老老实实地走完第一步、第二步。要走好第一步,首先在禅堂里你要能与钟板同步。有些人不喜欢规矩,殊不知规矩也是道的化身,规矩就代表了道。你能适应规矩,与规矩同步,就意味着你已经入道了,你不喜欢规矩,说明你还在道外。入了道的人是感觉不到规矩的存在的,就像一个守法的人,是不会感觉到被法律束缚的。 ————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 수행의 궁극적인 목적은 법문을 닦는 것이 아니라 경지를 닦는 것이다.법문은 도가 아니다. 그것.. 2024. 5. 12.